1. 文題:
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的內容,不超過20字,超過20字的建議用副題反映。英文題名在能準確反映論文特定內容的前題下,字數越少越好,一般不宜超過25個詞,本專業或相鄰專業人員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可用于題名。
2. 摘要:
一般200字左右,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個要素,英文題名、作者、工作單位和關鍵詞應與中文一致。摘要的具體要要求如下:
1)摘要中應排除本學科領域已成為常識的內容,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人摘要,一般也不要對論文內容作詮釋和自我評價。
2)不應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
3)結構嚴謹,表達簡明,語義確切。
4)在使用第三人稱時,建議采用"對……進行了研究"、"報告了……現狀"、"進行了……調查"等記述方法標明一次文獻的性質和文獻主題,盡量避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
5)要使用規范化的名詞術語,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新術語或尚無合適漢文術語的,可用原文或譯出后加括號注明原文。
6)除了實在無法變通以外,一般不用數學公式和化學結構式,不出現插圖、表格。
7)一般不用引文,除非該文獻證實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
9)撰寫論文正文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采用法定計量單位、正確使用語言文字和標點符號等,也同樣適用于摘要的編寫。
10)英文摘要(ABSTRACT)內容可比中文摘要詳細些,也不一定是中文摘要的轉譯,以不超過本刊1個印刷頁為宜。盡量使用短句和主動語態,簡化措辭。
3. 關鍵詞:
一般3~5個,應從文題、摘要、正文中選取與本文研究或討論的中心問題有關的和必要的詞,盡可能用經濟詞表上的規范詞。
4. 引言:
鼓勵作者對論文的理論根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和國內外現狀、本文的研究目的等情況以引言的方式予以概括,但不宜過多引用參考文獻。
5. 正文:
正文應層次清楚,方便閱讀,行文符合規范。
6. 表和圖:
凡用文字能夠說明的問題,盡量不用表和圖。表的格式采用三線(簡單三線或復合三線表)。兩端開口,欄頭不用斜線,表身不用縱線。表、圖要有序號,如"表1"、"圖1",圖內盡量不用文字,以數字或符號表示,并在圖下注明數字或符號的含義。圖中字母、數碼、符號必須清晰、勻整,大小適合,編印后仍易辨認,圖的反面底部用鉛筆字寫明作者、題名。
7. 參考文獻:
是否附有參考文獻以及所附文獻是否規范將是本刊篩選稿件的重要標準之一。所有參考文獻必須出現在文章的尾部,并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列示。
